为什么是“东山再起”?南山、西山、北山就不可以“再起”吗

分类: 365bet投注 时间: 2025-09-13 05:28:40 作者: admin

(苻坚)

公元383年夏天,前秦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。

眼见东晋不能敌,惊慌不已的晋孝武帝和朝臣们,再次想到了谢安。就在大家担心谢安不肯应召时,会稽王司马昱站出来说:“安石既能与人同乐,必能与人同忧,这时候征召他,他必定不会拒绝。”

于是晋考武帝亲自派人到东山去征召,并封谢安为征讨大都督。

果然,谢安这次没有推托。但当时由于权臣把持朝政,军阀四方割据,东晋已成颓势,所能用的兵力不足8万人。

谢安知道以8万人马,与前秦87万人马相拼,确实很困难。但是,这仗也不能不打。虽说人少,精神很重要。所以,为了鼓舞士气,他不顾众人阻拦,将侄子谢玄派往前线应战。

谢玄率5000精锐部队,夜袭前秦前锋部队帐营。由于秦军毫无准备,同时又走了一个月,有些人困马乏。所以,晋军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取得了胜利。

这一仗,让晋军士气高涨,而前秦军则士气大挫,人心浮动。

(淝水之战)

​随后,旷古烁今的“淝水大战”展开。

当时,秦军紧逼淝水西岸,晋军根本无法渡河上岸。

谢玄用谢安的主意,派使者见秦军大将苻融,请求秦军后退数里,好让晋军上岸,再决一胜负。

苻融认为不妥,但前秦皇帝苻坚却认为,所谓“半渡而击之”,正好趁晋军渡河的时候,迅速剿灭他们,于是同意了谢玄的主意。

然而,秦军本就士气低迷,在尚不明情况下大家便被命向后撤退,后方的秦军以为战败,立刻乱了阵脚。

就在此时,早已混入前秦军队中的晋军将领朱序,在前秦军中高喊:“秦军败矣!秦军败矣!”前面的将士都相信了,立刻四散而逃。

就在秦军阵势失控时,晋军已经迅速渡过河,杀入混乱的秦军阵营中,很快便杀了大将苻融。

没有将领,秦军愈发混乱。苻坚眼看大势已去,只得负伤狼狈逃走。

捷报传来后,东晋朝野一片欢呼。而以计谋救下东晋的谢安,也被朝廷封为宰相,位居三公之上。

由于谢安是做官后,辞归东山,然后再次出仕成就了大事业。因此,人们便把归隐后又出任重职的人,或者失势又重新得掌重权的人,称为“东山再起”。

至于南山、西山、北山,与之相关的成语是“寿比南山”“日薄西山”“北山愚公”,都与这事不搭界,也就不能“再起”了。

(参考史料:《晋书·谢安传》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